Search

我是羽球迷,也是網球迷,但硬要比較的話,看羽球比看網球的時間多很多,主要是有無台灣選手參賽的差別。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是羽球迷,也是網球迷,但硬要比較的話,看羽球比看網球的時間多很多,主要是有無台灣選手參賽的差別。以同樣邏輯轉換到奧運,就變成一月奧運迷,每天鎖定台灣選手出賽項目。奧運真的超好看,根本是世界上最精彩、最豐富、最多汗水與淚水的大型實境秀。這種四年一度的節目(噢抱歉這次是五年)真的不看可惜。

不過好像有些人很討厭一日球迷、一日運動迷,認為這種人明明不懂規則硬要湊熱鬧,這種想法我倒是不太認同。試想奧運項目共有50 種,怎麼可能有人樣樣精通,能夠略懂略懂就很不錯了。而略懂略懂的人可能還無法對選手如數家珍,無法從腦海中翻出記錄說得頭頭是道,無法隨便舉出哪一場經典對戰。正因為旁觀者大部分都是門外漢,所以奧運更像烏托邦樂園,只要加入就對了,為自己支持的選手或國家加油對了。我想站在選手的立場,絕對不排斥任何人為他加油,就像悟空集元氣玉那樣,搞不好真的有什麼力量往那邊送過去。

下午的七局大戰桌球賽,大概就有那樣的力量送過去,好多人在為 19 歲的小林加油,為我們一貫視為反派的中國隊喝倒彩。很奇怪,說穿了其實事不關己,而且不關心反而比較好,不用提心吊膽,不必輸了扼腕,不必贏了激動流淚。可是這就是比賽的魅力吧,可能參雜了一些民族認同吧,讓人願意上班偷開一個視窗,趁停紅綠燈追蹤一下比分,和朋友在群組一起實況轉播。當一個月的奧運迷也很好,謝謝這些運動員建構了這座殿堂。而且說不定因此對誰或對某項運動著迷了,從此不離不棄。我對羽球就是這種心情吧。

明天繼續為小戴加油,胃藥已經準備。

( 圖片來源:UDN新聞網 )


Tags:

About author
出版著作: 《生活在他處:一個人,南亞千里旅行的真實告白》(2012.02 凱特文化) 《從中亞到南極:批踢踢鄉民的冒險》(2012.11 貓頭鷹出版社,合著) 《絲路上游: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》(2014.09 時報出版) 雜誌撰稿: Shopping Desing 設計採買誌、CUE電影雜誌。
分享旅行與生活,以及之間模糊不清的。
View all posts